[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13:23

老年痴呆与午睡真有关联?60 岁午睡有讲究,这 3 种午睡方式要避开

“老李啊,你这午觉一睡就是仨小时,晚上还睡得着吗?”
“唉,老伴儿,我这不是没事干嘛,多睡点,听说睡得多才长寿呢!”
老李,今年68岁,退休三年。每天吃完午饭就上床,一觉能睡到下午四点。可最近,他常常忘记家门密码,连老朋友的名字都要想半天。
女儿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不是记性差,是你睡多了,大脑反而变‘笨’了。”
你没听错——睡太多,真的可能让人更容易得老年痴呆。
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人卧血归于肝,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古人早已提醒我们:睡得太久,会损伤阳气,伤神耗血。
现代医学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复旦大学与青岛大学联合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少于4小时或超过10小时,都会增加认知障碍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老了反而要“少睡一点”?
一、睡得越多真的越长寿吗?
1.研究数据说话:睡多≠长寿,反而更易老年痴呆

复旦大学郁金泰教授团队研究了近千名中老年人,发现:睡眠过多会增加40%以上的认知障碍风险。
而在《柳叶刀·健康长寿》期刊的一项追踪研究中也发现:
每天睡超过9小时的人,老年痴呆风险是睡6~7小时人群的1.5倍。
原来,睡眠时间和大脑健康呈“U型曲线”——太少不行,太多也不行。
当我们睡得过久,大脑代谢废物的效率反而下降,导致β淀粉样蛋白在脑中堆积,神经元受损,记忆力、反应力双双下降。
2.久卧伤气,气滞则神乱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久卧伤气。”
老年人阳气本就虚弱,若整日卧床,阳气更难上升,脑部供血不足,时间一久,就容易出现健忘、反应慢,甚至头昏耳鸣等问题。
3.医生建议:黄金睡眠节奏要守住
最佳入睡时间:晚上10点左右
睡眠总时长:6~7小时最合适
午睡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
正如郁教授所说:“老年人的睡眠,不在‘多’,在‘稳’。”
二、医生提醒:60岁后午睡有讲究,牢记“三不睡”
1.吃饱后不要马上午睡

刚吃完饭时,胃部正在消化,大量血液集中于胃肠道,若此时平卧,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主任指出:
“饭后立即卧床,不仅影响消化,还容易出现反流、胸闷,甚至诱发心绞痛。”
古人讲“食毕当行百步,方能安眠”,现代人虽不必真去走百步,但至少要静坐半小时再午休。
2.下午两点以后不要午睡
午睡太晚,会打乱生物钟,让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
中国睡眠研究会指出:
“午睡超过下午两点后,大脑褪黑素分泌节律会被打乱,夜间睡眠效率明显下降。”
午睡应该像给手机“充电10分钟”,补的只是精力,不是再度进入深度睡眠。
所以最理想的时间是午饭后半小时内入睡,2点前醒来。
3.午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发现:
午睡超过1小时的人,老年痴呆风险提高40%。
这并非危言耸听。午睡时间太久,大脑会进入第二轮睡眠周期,醒来后会感到头沉、眼花、乏力。
中医称此为“困伤神”,气机不畅,心神被扰。
午睡20~30分钟,恰好能让大脑轻度放松,精神恢复而不扰夜眠。
4.小贴士
✅ 午睡最佳姿势:半卧或仰卧,保持头略高;
✅ 午睡前放下手机,闭眼静息五分钟;
✅ 若午睡后头晕,可喝一杯温开水,轻拍后颈,帮助气血回流。
写在最后:
睡眠,从来不是“多多益善”,而是“恰到好处”。
古人云:“过犹不及。”这句话,用在睡觉上再贴切不过。

现代社会里,很多老人把“多睡”当成保养,其实是个误区。
睡得太多,会让脑细胞“偷懒”;睡得太少,又让它们疲惫。
唯有规律作息、适度午休,才是给大脑最好的“保养”。
记得那天老李又去复诊,医生笑着说:“你现在午睡多久?”
老李挠挠头:“半小时,闹钟一响我就起来。”
医生点点头:“这就对了。你这是在‘养脑’,不是在‘磨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年痴呆与午睡真有关联?60 岁午睡有讲究,这 3 种午睡方式要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