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上演!地铁车厢里“理发摆拍”,罚款只是小事
文︱陆弃这是个什么鬼?地铁车厢里理发!如果你没有看错,就在上海,几位理发师为了博取眼球,竟然“创新”了这种极其特别的理发方式。他们不顾公共秩序,跑到地铁车厢里摆拍“理发秀”,还把它当成“创意营销”,发到社交平台吸引点赞。至于乘客的感受和车厢内的秩序,显然是排在了“吸粉”之后的。
很显然,这是一场策划得像节目一样的“摆拍”闹剧。10月10日,当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段视频时,震惊程度堪比吃了一口锅巴:“在地铁车厢内理发?” 真的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灵光一现的创意,还是脑袋“打了结”?这四位美容美发人员,居然为了做点“吸睛”的营销,直接破坏了公共秩序,把本来应该安静的地铁车厢变成了一个广告舞台。视频中的那一幕,画面还挺搞笑——一名男子在车厢里为一位女子理发,旁边几位不知情的乘客,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荒诞”。
可笑的是,视频发布之后,他们还理直气壮地在评论中回复称“这只是发着玩的,不是真正理发”。“发着玩的”,那你玩得也太“奔放”了吧?敢问这位理发师,“发着玩”的背后,是在给多少无辜的乘客带来不便呢?再怎么玩,这种玩笑是不是得有点公共责任感?
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还真敢拍。这帮美容美发师估计在想:“只要让大家看到,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能吸引眼球,能让粉丝疯狂点赞,岂不美哉?” 那这不就成了经典的“网络流量为王”心态?为了引流,敢在地铁这种人流密集、环境封闭的地方摆拍?有点“无知”的感觉。你可以为了营销做各种创新,但创新不代表可以肆意破坏公共秩序。地铁车厢是用来出行的,不是你随便拿来当成“现场直播”的场所。
上海轨交警方显然也不买账。就在10月12日,警方依法对这四人进行了行政处罚。算了,理发的事已经算是“玩笑”了,但这种打破社会公序良俗的“无厘头”行为,本该被严肃对待。别拿网络流量和短期的关注度当成为所欲为的筹码。你让地铁车厢里的人如何安静地乘车?理发师的“创意”可以让整个车厢成为背景板,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乘客体验和公共秩序。
这起事件,归根结底是社会“博眼球”现象的一种极致演绎。从“直播吃播”到“地铁理发”,这种用最出格的方式吸引眼球的行为,确实让人既感到好笑又愤怒。特别是在这类事件中,创意早已沦为营销的“幌子”。如果每个为“博眼球”而扰乱公共秩序的人都能以“这是娱乐、是创意”来为自己辩解,那地铁、商场、公园、街头是不是就可以随便上演“创意秀”了?
至于那些理发师,虽然可能确实只是想通过“创意”吸引更多客户,但这些“创意”不仅仅是在自家店里运作。公共空间不是你的私人舞台,别把大家的日常当成你表演的道具。你不愿意为了吸粉牺牲自己一小段时间的安静,那为什么要用“戏谑”来打扰别人?
也许这四人没想到,他们的“创意”不仅打破了秩序,还引发了公众对“博眼球行为”的反思。所谓创新和搞笑,怎么就变成了扰乱社会秩序的“本能”?很简单:做营销可以,但做营销时不能忘了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这起事件其实远不止是几名理发师的问题。这背后是当下社会急功近利、过度依赖网络流量的缩影。每个人都在拼命想吸引流量,哪怕是用极限的手段。可流量真的值得如此无底线的代价吗?面对越来越“疯狂”的网络营销,我们是否也该反思:营销是为了服务公众,还是为了单纯满足自我的炫耀和虚荣?所以,还是那句话——创新可以,但公共秩序和社会责任感,永远应该在创新的前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