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海啸频发,甚至老人被劝全体自行了断!日本社会的未来在哪?
前言在一些人心里,日本的形象是整洁得像一张擦得发亮的玻璃,科技先进、秩序井然、街头和地铁里几乎看不到一片垃圾。然而,这些看似光鲜的外壳背后,却藏着一张让人打冷颤的底片。
频繁的地震和海啸,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负担,甚至劝日本的老人集体切腹以减轻负担的建议,都能收获数十万支持者。
一边是老人在灾难中硬撑着工作,一边是年轻人对生活提不起兴趣,走进他们的现实,我们就知道了。
日本的地理位置几乎注定了它的命运——坐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四周是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像两片硬骨头一样不断挤压着它的土地。
地震断裂带频繁活动,日本每年发生的地震就占到全球总数的约两成;而6级以上的地震,更是约全球的五分之一。
对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地震警报就像每天早上的闹钟一样习惯。
2025年1月13日这天,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了6.7级地震,日本气象厅立刻发布海啸注意警报。
宫崎县多个地区发出避难指示,人们抱着孩子、牵着老人跑向避难所,电视上滚动播出海水即将涌向岸边的画面,那是任何一个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人都不愿想象的情景。
地震在日本的存在,就和空气一样自然,甚至有人说,如果一年中没有几次震动,反而会让人觉得奇怪。
同属于地震带的台湾交通部门统计显示,台湾每年平均地震数量高达16000次。
这串数字其实侧面反映了日本同样面临的高频率震动威胁,只是日本的每一次“较大”地震背后,都可能是建筑坍塌、人员伤亡和漫长的重建。
在这样反复被撕裂和修补的环境下,日本人的生活一直笼罩在阴影里。
灾难不仅带来眼前的伤亡,更在人的记忆深处留下长久的阴影。
2011年的“311”大地震让福岛核电站泄漏,这场灾难不仅让每天生活在福岛的人们在辐射威胁下瑟瑟发抖,更让几十万灾民的生活彻底改变。
核泄漏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有53具遗体身份至今未确认,上万名灾民曾发起30多起集体诉讼,他们在法庭上控诉的不只是当年的事故,还有这些年来糊不平抹不严的伤口。
对日本而言,这种灾难几乎已经成了生活的背景音,不会消失,只是时强时弱而已。
如果说地震和海啸是天灾,那日本的超高龄社会就是他们自己一步步走到的困境。
这个国家早已进入“超高龄社会”,2024年的官方数据摆在那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接近三成,整体人口连续十几年呈下降趋势。
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后果是社会保障系统压力如同钢索般越来越紧,到2050年,根据预测,1.2个劳动人口就要养1个老人。
试想,一个家庭的两个年轻人要养一个老年人,再加上自己的生活压力,这不是一条能轻松走的路。
财政支出三成以上用于社会保障,可这个“坑”填起来几乎没有尽头,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金、护理,从国家财政到个人钱包都是沉重的负担。
年轻人看着账单发愣,老人看着年轻人叹气,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不需要语言解释。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本年轻人中出现了“丧文化”蔓延的现象,对未来缺乏向上的渴望,更像是站在原地等着日子自己流过去。
一位教授的“老人集体切腹”言论,是把一块冰冷的石头丢进已经不太平静的湖面,这种观点虽然在常人看来冷酷得难以忍受,却刺中了日本社会老龄化焦虑的核心。
这位学者说,只要老人不在了,财政负担轻了,年轻人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而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极端想法居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数十万支持者。
人心会荒凉到这种程度,显然不仅仅是老龄化的数字在作祟。
其实,日本政府并非没有行动,2013年,他们修订了《高龄者雇佣安定法》,把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2021年又把这一数字上调至70岁。
结果是,现在65到69岁的老年人就业率几乎有一半,创下了39年来的最高纪录。
东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可能已经65岁,很多工厂、商店里都有老人认真工作。
日本人用这种方式延缓养老金压力,但这也意味着老年人不得不在本该休息的年龄继续卖力。
日本还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综合社区照料体系,希望到2025年能在社区里为老人提供包括医疗、护理、休闲等多方面的服务。
然而,养老护理人员的缺口到2025年预计会达到30万人,这个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无法被照顾到的老人,和一个个无力再多承担的家庭。
政策和现实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不管说得多好,落实起来总有距离。
而与此同时,日本在面对天灾时又展现出不同的一面,气象厅在全国设立了上千个地震监测站,构成了庞大的地震波捕捉网络,足以在灾难降临的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这种有条不紊、冷静且精准的组织力,在灾难来临时看起来很有力量,可当灾难的冲击退去,那些更缓慢、更深刻的变化仍在暗中侵蚀。
结语日本如今像是一座被两股力量拉扯的桥,一端是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海啸、地震随时可能让家园倾覆;另一端是缓慢而持久的社会老龄化,财政、劳动结构像砖一样压在每个人肩头。
老人咬牙继续工作,年轻人低头躲进虚拟的世界,偶尔抬起头,发现天上的乌云还在。
这个岛国曾以坚硬的秩序闻名,但如今它的秩序里夹着裂痕,坚韧里掺着沉默。
走向未来的路还在那儿,可他们的脚步似乎越来越慢。
信源来自极目新闻:《海啸抵达日本,巨浪涌进河道,民众挤满屋顶!超200万人被要求避难》
光明网:《建议日本老人“一起切腹”被批“冷血”!耶鲁教授观点竟圈粉不少》
看看新闻:《日本:受强震影响 多地观测到海啸》
台海网:《单日狂震200次!台湾为何地震频发?》
齐鲁壹点:《日本3 · 11大地震十周年,仍有3万多难民……》
中国新闻网:《日本人口连续14年减少 2024年的减幅创新高》
环球时报:《日本应对“2025年问题”,难在哪》
法制日报:《日本正式实施《老年人就业稳定法》》
pic/z2ljkriq4dj.jpg
pic/ffssgp4zv0j.jpg
pic/drfgnzrpibf.jpg
pic/dncufhjf03g.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