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错过!医保二次报销不是申请制,90%人不知道,这样领钱最省事
前阵子帮老家亲戚整理住院单据,发现她去年住院花了8万,医保报完还自付3万多,我问她“二次报销领了吗”,她一脸懵:“还要自己申请?我以为报完就没了。”其实很多人都跟她一样,不知道医保二次报销根本不是“申请制”,甚至不用跑社保局,符合条件的人躺着就能领,白白错过几千块补贴。先把关键说在前头:二次报销不是所有费用都能报,核心看“自付金额”。简单说,就是你第一次医保报销后,自己掏的钱里,超过当地“起付线”的部分,就能走二次报销。比如北京的起付线是2万,你自付了3万,那1万就能报;上海起付线1.5万,自付2.5万就能报5000。但90%的人栽在“不知道起付线”,也没查过自己符不符合条件,钱就这么躺在账户里没领。
更省心的是,现在很多地方根本不用你主动申请。去年我同事在杭州住院,医保报完自付2.8万,过了半个月突然收到银行短信,多了6000块,查了才知道是二次报销的钱,当地社保局会自动核算符合条件的人,直接把钱打你医保关联的银行卡里,连APP都不用登。
但要注意,有3种情况需要你“动动手”,不然钱可能领不到。第一种是异地就医的,比如你在老家交的医保,在外地住院,第一次报销完后,要在老家的社保APP上填一下“二次报销申请”,上传住院结算单照片,一般10个工作日内钱就到账;第二种是有商业补充医保的,比如“惠民保”,这种需要你自己联系保险公司,不过现在很多惠民保也能在医保APP上直接走流程,不用跑线下;第三种是特殊病种,比如癌症、糖尿病,这类二次报销比例更高,但需要先在医院开“特殊病种证明”,拿着证明去社保局备案,之后就能自动享受报销。
还有人问:“我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领?”教你两个简单方法。一是查当地社保公众号,比如在广东就搜“广东社保”,点“医保服务-二次报销查询”,输入身份证号就能看到自己有没有可报销金额;二是看住院结算单,上面会写“统筹基金支付”(第一次报销)和“大病保险支付”(二次报销),如果“大病保险支付”是0,且你自付金额超过当地起付线,就可以去申请。
最后提醒一句:二次报销有时间限制,一般是出院后3个月内,超过时间就领不了了。家里有老人住院的,或者自己刚看完病的,赶紧查一下,别让这笔钱白白浪费。其实医保的福利很多,只是大家没留意,多花2分钟查一查,可能就多拿几千块,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