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美军大战也门胡塞,证明我国2条军事路线正确!美武器走岔路
话说回来,这几年红海那边的事闹得挺大,美军跟也门胡塞武装干上了,从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开始,胡塞就开始在红海搞袭击,针对那些跟以色列有关系的船只,用导弹和无人机打,声称是为了支持巴勒斯坦。结果美军坐不住了,赶紧介入,组建了个“繁荣卫士”行动,派航母战斗群过去护航。到了2024年1月,美英联手开始空袭胡塞目标,战机从航母上起飞,扔精确制导弹药,试图把胡塞的导弹阵地和无人机基地给端掉。可没想到,这场仗打到现在,美军花了老鼻子钱,损失一大堆装备,却没把胡塞彻底压住,反而让全世界看热闹。
先说说美军这边的状况。从2023年底到2025年中期,胡塞对红海船只的袭击没停过,美军舰艇在海域巡逻,拦截了上百次导弹和无人机攻击。光是海军发射的标准系列导弹就用了差不多100枚,每枚成本不低,累积下来开销巨大。
到2025年4月,美军对胡塞的军事行动成本已经接近10亿美元,包括弹药消耗、舰艇调动和空中打击。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3月下令扩大打击,代号“粗暴骑士”行动,连续几个月扔了上千枚炸弹和导弹,目标是胡塞的北部和西部据点。可胡塞那边靠着伊朗援助,导弹和无人机源源不断,美军炸一个,第二天他们又能从其他地方发射。
特别扎眼的是美军的MQ-9“死神”无人机损失。从2025年3月起,胡塞用萨姆-6这种老式地对空导弹就把多架MQ-9给干下来了。这种导弹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东西,服役50多年了,还能有效对付美军的高科技无人机。光是2025年4月,胡塞就击落了7架MQ-9,每架造价超过3000万美元,总损失超2亿美元。
胡塞还把残骸捡回去展示,宣传他们的战果。美军用这些无人机主要是侦察和打击胡塞阵地,但山区地形复杂,胡塞藏得深,导弹隐蔽发射,MQ-9一暴露位置就容易中招。到2025年中期,胡塞总共击落了至少16架美军无人机,这让美军的空中监视和精确打击能力大打折扣。
再看航母战斗群那边,胡塞也没闲着。从2025年1月开始,他们声称多次袭击美军航母,比如USS Harry S. Truman和USS Carl Vinson。3月17日,胡塞发射了18枚导弹和一架无人机针对杜鲁门号航母群,4月又对卡尔·文森号发起攻击,用巡航导弹和无人机从海岸线逼近。
美军舰艇的宙斯盾系统和F/A-18战机紧急拦截,大部分导弹被打下来,但这也暴露了美军防御的压力。胡塞用的是伊朗提供的反舰导弹,射程几百公里,虽然没直接命中航母,但逼得美军不断消耗拦截弹药。整个冲突中,美军舰艇拦截了胡塞170多次对军舰的袭击和145次对商船的攻击,开销不小。
美军这些先进装备本来挺牛的,航母、F-35隐身战机、宙斯盾驱逐舰,在常规战争中火力猛,精度高。可面对胡塞这种游击武装,地形是山区和地道网络,武装分子分散,武器低成本,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发挥不出来。
美军依赖空中轰炸和无人机监视,但胡塞用老旧防空导弹反制,成本不对等。一枚萨姆-6导弹几万美元,就能干掉一架3000万美元的MQ-9,美军打得越久,亏得越多。到2025年7月,胡塞甚至恢复了大规模红海袭击,击沉了两艘货轮,美军虽有停火协议,但胡塞没完全遵守,冲突还在拖。
这事儿闹到现在,让人不由得想,咱们国家的军事发展路径在这儿显出优势来了。美军走的是高精尖路线,装备贵,维护复杂,适合打大国正规战,但对这种不对称冲突吃亏。反观咱们的两条路线,一是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二是导弹攻击策略,都更接地气,性价比高,适应性强。
先聊聊无人机这条路。美军的MQ-9是察打一体型的代表,长14米,翼展20米,续航27小时,升限1.5万米,能挂精确制导弹药,作战半径上千公里。
可问题是太贵了,一架3000万美元起,还容易被低成本防空导弹击落。胡塞用萨姆-6就证明了这点,老导弹还能奏效,因为MQ-9飞行高度虽高,但速度慢,螺旋桨发动机,隐身性一般,在山区侦察时容易暴露。
咱们的翼龙-2跟MQ-9外形类似,长11米,翼展20.5米,续航20小时,升限7000米,作战半径1500公里,能挂480公斤载荷,包括激光制导导弹和炸弹。最关键是价格实惠,一架才150万美元左右,一架MQ-9的钱能买20架翼龙-2。集群使用时,损失一两架不心疼,还能覆盖大片区域持续监视。
翼龙-2用螺旋桨发动机,成本低,维护简单,适合出口和实战。红海冲突里,如果用这种低成本无人机群,对胡塞那种分散目标,效果会更好,不像美军单机贵重,丢不起。咱们这条路强调数量和性价比,起步早,制造业强,现在翼龙系列出口中东多国,实战反馈好,证明发展对了。
第二条是导弹攻击策略。美军传统上靠轰炸机和战机狂轰滥炸,先空中压制,再地面推进。这套在伊拉克、阿富汗用过,但对山区武装不灵。红海这儿,胡塞地下设施多,美军B-2隐身轰炸机扔钻地弹,炸了导弹基地,胡塞第二天又能发射。类似朝鲜战争上甘岭,美军炸得地表矮几米,还打不赢志愿军。美军导弹研发偏向精确,但依赖载机,面对广域目标,效率低。
咱们的导弹路径更注重远距精准和机动性。东风-31AG是洲际弹道导弹,三级固体燃料,射程11200公里,能打到美国本土,公路机动发射,隐蔽性强。
2024年9月,咱们从海南岛试射一枚,落入太平洋,证明可靠性。东风系列强调快速部署和穿透能力,不用飞机载运,直接从地面打,适合对付分散敌方。
再加上2025年4月测试的氢化镁爆炸装置,这东西不是真核弹,而是非核氢燃料炸弹。2公斤装置爆炸产生1000多摄氏度火球,持续2.2秒,威力相当于30公斤TNT,热效应覆盖15倍范围。用热分解机制,0.03秒释放90%氢气,储存在镁基粉末里,轻便。
做成钻地弹,能突破堡垒,在密闭空间放大破坏,还能装在小型无人机上,用蜂群战术打击。美军没这技术,还靠传统炸弹和导弹,面对胡塞地道,效果有限。咱们这条路研发速度快,从东风到新装置,强调创新和实用,成本控制好。
红海这仗,美军没白打,至少让咱们看到,他们固守老思维,跟不上时代。以前美式装备牛,现在无人机和导弹变数大,俄乌冲突也证明,低成本高能效无人机是未来。美军起步晚,制造业外包,改进慢。
咱们两条路线,强调性价比和适应性,领先一步。全球看热闹,贸易绕行非洲,成本涨,冲突可能拖到2026年。胡塞靠伊朗撑腰,美军消耗大,停火协议难持久。咱们继续走自己的路,技术出口中东,提升平衡。这事儿告诉大家,战争不是拼钱,是拼聪明。
总的来说,红海冲突暴露美军路径偏差,高科技不等于万能。咱们的小型无人机和导弹策略,更适合现代不对称战,实打实领先。希望未来和平,但实力得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