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亮相多款导弹威慑西方!洲际导弹能打美国本土!为何进步神速
当地时间 10 月 4 日,平壤有大动作。“国防发展 2025” 武器展正式开幕,专门展示新时期朝鲜军事装备成就。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出席,还现场发表讲话。
从这个阵仗能看出,朝鲜方面对这次武器展格外重视,把它当成了展示国防实力的重要窗口。
同时也展示了,可以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武器装备。
这次展出的武器,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亚声速反舰导弹、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地地导弹,各类装备一应俱全,覆盖了多个作战领域。
不少外国军迷看完相关报道和图片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甚至直言这次武器展比中国的珠海航展还 “刺激”,足见展品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展出的很多装备身上,能看到俄罗斯和中国同类装备的影子,或许在研发过程中借鉴了相关设计思路。
而在众多展品里,有两款导弹格外抢镜,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第一款武器,就是 “火星 - 11E” 导弹。
这是朝鲜首次公开展示这款导弹,一亮相就引发热议。
从外形上看,它和中国的 “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有几分相似,这让不少人第一时间将两者联系起来。
但要是仔细对比细节,差别就显现出来了。
“火星 - 11E” 的弹头采用了 “带有下反角的边条 + 舵面” 的设计,这种设计让弹头的气动翼面数量大幅度增加。
而且它的弹头上部是 V 形尾翼,下部没有其他气动面,从设计难度来看,比 “东风 - 17” 明显降低。
如果把所有气动面都去掉,只看弹头的主结构,它更像是某种传统的旋成体弹头,和 “东风 - 17” 独特的弹头设计有着不小的区别。
更关键的是,外界普遍认为,朝鲜目前还没有掌握高超导弹的导引头技术。
这款 “火星 - 11E” 可能仍然依赖格纳罗斯和 GPS 等,传统的卫星制导方式。
这就意味着,一旦处于受干扰的环境中,它的精度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下降,这是它目前存在的明显短板。
第二款备受关注的导弹,是 “火星 - 19” 固体洲际弹道导弹。
单从图片进行推算,这款导弹就有一个很厉害的头衔。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现役,最大固体洲际导弹。
不过,它的射程并不是最远的,这背后有客观原因制约。
朝鲜自身在材料技术、整体设计水平、核心技术储备等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导弹的射程。
尤其是在核弹头技术上,朝鲜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热核弹头技术,这就导致洲际导弹的战斗部体积偏大、重量偏重。
为了让导弹能携带这样的战斗部,并且保证一定的射程,就需要更多的燃料,导弹的整体尺寸也只能相应增大,形成了连锁反应。
如果拿朝鲜的这些装备和中国的先进装备比,客观来说,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
无论是技术成熟度、性能指标还是综合作战能力,都存在一定的追赶空间。
但要是把视野放到全球尺度,情况就不一样了。
朝鲜的军事实力显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足以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地区安全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五角大楼看到这次武器展的现场图片,恐怕又得组织人员熬夜加班,认真分析这些装备的性能和对地区局势的影响,重新评估朝鲜的军事实力了。
这次武器展,无疑让世界对朝鲜的国防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朝鲜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