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车辆被顶悬空,长深高速淮安段四车追尾
结局虽看着惊心动魄,但并没有造成重伤——淮安发生的这起四车连环追尾,只造成一人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简单包扎后就没大事了。事故把长深高速淮安段变成了一条红灯长龙,导航上显示堵了5.3公里,现场一度接近瘫痪,记者也亲自体验了那段龟速爬行。话说回到事发当天。10月2号下午,淮安突然下起大雨,能见度直线下降,车流早就受影响了。约在下午二点三十分左右,长深高速淮安段跨苏北灌溉总渠的桥面左侧车道上,发生了四车连环碰撞。撞得特别快:第三辆车车头直接撞进第二辆的尾部,冲击力不小,把第二辆车后半截顶起来,后车整整悬空,后侧卡在第三辆车身上,呈现一种明显的“不稳上托下悬”状态。现场画面看着挺吓人,不过车上人基本都下来了,站在应急车道撑着伞等救援,气氛紧张但大家都安全站着。
其实雨下得更猛之前,高速就已开始应对,管制调到了三级,限速降为80千米每小时。下雨加上降速并没能阻止事发,反而把后果放大了,真是尴尬。撞上后,前面瞬间变成停车场——往后看全是闪着的红尾灯,emm,好像等着大家排队下车似的。记者当时随车队慢行,导航提示拥堵超过五公里,车速经常卡在每小时3千米,穿过事故区就花了16分钟,慢得要命。车上乘客不停往前张望,路边的司机则纷纷绕行,给事故车辆留出一条通道。
具体到现场摆放,事故集中在桥面最左侧车道,四辆小轿车挤成了一片。第三辆车撞到的是第二辆的尾部,力道把后车整个顶起,后半截骑在前车上,底盘离地,看着摇摇欲坠。周围的司机都小心翼翼绕开,没敢靠近,怕出现二次碰撞或者车辆滑动,真让人担心。事故车上的人都下了车,有的在应急车道打着伞站着,有的则和其他司机交流当时情况。现场气氛虽然紧张,但总体比较有序,大家都在等交警和救援赶到。
交警很快赶到并接管了现场。交警确认,这起事故看起来吓人,但受伤并不严重:只有一人被车窗碎玻璃划破皮肤,简单处理后就没大问题。事故具体原因还在调查,暂无最终结论。救援人员在现场展开疏导和处置,先救治伤者并清理路面,然后把事故车辆拖离,逐步恢复通行。
现场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在雨势减弱前,车速普遍减慢导致车距更小;桥面空间本来就有限,一旦有车辆停滞,后方很容易连锁拥堵;在四辆车里,被顶起的那辆受损最严重,车尾和底盘受创明显,外观上已无法继续行驶。很多司机在等待过程中用手机拍照或通话,向朋友家属说明现场状况。
记者拍到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事故发生后紧急车道并未被占用,乘客因此有了相对安全的等待位置。周围驾驶员普遍选择慢速绕行,尽量避开事故车列。交警也通过导航提示和路边告示把管制信息发给过往车辆,提示大家提前绕行或减速。
整个救援过程中并未出现阻碍,救援秩序比较规范。交警与路政部门先进行了初步疏导,拖车和清障车随后到场,事故车辆被分批移出车道。事故调查组对碰撞痕迹和制动痕迹取证,询问当事人,并收集监控与行车记录仪资料,力求还原事故经过。
当天的天气状况、桥面位置以及车辆之间的追尾关系,是导致事故的关键背景。湿滑路面拉长了制动距离,桥面空间又让车辆难以快速并线避让,种种因素叠加才酿成了当时的局面。目击者提供的瞬间画面与交警的初步判断基本相符,后续检测结果会更清楚地划定责任与细节。
事故处理期间,道路何时能恢复通行,主要看车辆拖离和现场清理的进度。交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放行了一部分车辆,同时通过后台调配清障资源。事故短时间内拉出的长长拥堵,也暴露了暴雨条件下高速路网的脆弱:一出事,影响范围会迅速放大,恢复通行得靠时间和协调。
事发时,不少过路司机选择减速慢行,显示出了恶劣天气下的谨慎驾驶意识。被顶起那辆车里的乘员,多数事后说还惊魂未定,不过身体上并无严重伤情。交警后续会通过公告向公众说明调查结果和责任认定,相关部门也会根据现场核查决定是否需采取额外交通管控或修复措施。事故的最终结论和具体处理细节,仍要等进一步调查与证据汇总才能揭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