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4 09:14

患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过了50岁后,外出千万别碰这些


近几年,一个让人难以想象的现象正悄悄发生。过去人们一提到某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总觉得那是年轻人的事,是不懂事、冲动或者不注意防护才可能遇到的事。
可事实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统计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已经成了新增感染者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
医生们在临床上看得很清楚,许多中老年人压根没意识到风险的存在,他们以为自己和这种疾病没有半点关系,直到有一天检查结果摆在眼前才彻底懵掉。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老年人感染的比例在上升。过去十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非常直白地说明了问题:50岁以上人群的感染率从2010年的12%上升到近几年接近30%,在一些地区甚至超过了年轻人。
尤其是在农村和中小城市,新增病例中一半以上都集中在中老年群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几个原因。一个是观念的落后,不少人认为只要自己不“乱来”就绝对安全,可他们不知道,很多传播方式并不需要所谓“高风险行为”,一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反而成了最容易忽视的隐患。

其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退休以后开始追求所谓的“第二春”,生活节奏变得自由,不少人开始频繁外出旅游、社交、养生,接触的场所比年轻时更多更杂。
殊不知,正是这些“放松”的时候,风险反而悄然逼近。医生反复强调过一个事实,这种病毒并不会挑年龄,它只看有没有机会“钻空子”。
而50岁以后的人身体免疫力下降,皮肤、黏膜屏障变得脆弱,即便是同样的风险行为,也比年轻时更容易被感染。

然后是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其实早就被流行病学研究列入了高风险清单。最典型的就是不正规的理发、美容、足浴、拔罐等服务。
很多人觉得小地方便宜,随便坐下来剪个头、做个护理,可这些地方的器械往往没有严格消毒。病毒在体液和血液中可以存在较长时间,如果器械带有微量血迹,哪怕肉眼看不到,也可能造成感染。
根据上海疾控中心的一项抽检数据显示,超过20%的街边理发店和“养生会所”在检测中发现器械消毒不达标,其中5%的工具带有高风险病毒的痕迹。对年轻人来说可能还有免疫屏障,而对于皮肤已经老化的中老年人,这个风险就被无限放大。

再者,不少人退休后喜欢参加“健康讲座”“体验活动”,一些机构打着免费体检、送礼品的旗号组织集体出行,让人们放松警惕。
实际上,这些场合里常常暗藏隐患,例如共用针灸器械、未经规范处理的拔罐针具、甚至一些地下“保健治疗”注射,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传播途径。
医生在调查中就遇到过不少案例,患者自述一辈子都很规矩,根本没有所谓“危险行为”,但仔细一查,竟是在一次“保健针灸”活动中感染了病毒。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风险,就是临时性的性行为。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话题敏感,但医生的提醒非常直接:老年人感染的最大增长点之一,就是在没有防护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性接触。
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没有使用安全措施的习惯,因为他们早就脱离了避孕的考虑,而这恰恰让病毒有机可乘。
广东省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63%的50岁以上感染者都有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其中不少人是在一次旅游或社交活动中发生的。他们从未想过风险和自己有关,也不知道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在老年后已经大不如前。

此外,一些老年人热衷于“养生针”“美容针”“注射营养液”等项目,尤其是在一些没有资质的小诊所或私人机构中,这类行为同样存在风险。病毒如果通过未消毒的针具进入血液,就算剂量再小也可能造成感染。
而调查发现,这类注射机构的消毒合格率仅为70%左右,也就是说每十家就有三家存在潜在危险。对年轻人来说也许是小概率事件,但对免疫功能下降的老年人而言,风险被放大了数倍。

当然,所有这些风险行为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不会有事”的心态。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心里都有一个误区:这种病离自己太远,自己早就“过了那个年纪”,不可能和它扯上关系。可病毒从来不会因为年龄就手下留情,反而会盯着那些掉以轻心的人下手。
医生反复强调的“别碰”其实指的不只是行为本身,而是不要带着侥幸心理去做任何涉及皮肤破损、体液接触的活动,不要随意相信无资质的服务场所,也不要因为“人熟”就忽视安全措施。

在笔者看来,这类疾病的可怕不仅在于传播本身,更在于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正处于风险当中。等到身体出现症状去检查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要知道,这种病毒在体内的潜伏期可以长达8-10年,也就是说,一个人感染后可能十年都没有明显不适,一旦被发现已经进入了更难控制的阶段。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免疫功能下降会让病情进展更快、并发症更重,治疗负担更大。

因此,医生的建议非常明确。五十岁以后,不管外出旅行、参加活动还是做日常护理,都要建立起“防护意识”。
首先,涉及到皮肤破损的项目必须选择正规机构,确保器械一次性使用或经过严格消毒;其次,任何注射、针灸、拔罐类操作都要确认资质;再者,社交场合保持警惕,不随意接受陌生人的肢体接触;同时,保持安全性行为的习惯,使用保护措施,这不是“丢人”,而是对自己负责。
除此之外,定期体检、主动筛查,也是预防和早期发现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50岁以后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为自己已经“安全”,可事实恰恰相反。免疫系统的防御在衰退,身体的屏障在变弱,一切疏忽和侥幸都可能成为病毒的机会。
而这个阶段,一旦感染,对健康、生活质量乃至寿命的影响都比年轻时要严重得多。

换句话说,到了这个年纪,健康不再是理所当然的事,而是一种需要自己用意识和行动去维护的状态。那些不该碰的地方,不该做的事,一定要学会拒绝。
毕竟,安全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守出来的。懂得避开风险的老年人,才有机会把余生过得更从容、更长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艾滋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黎耀强.中医治疗艾滋病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艾滋病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过了50岁后,外出千万别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