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 16:01

川东北新动脉:南江至三台高速完成招标

一条贯穿川东北、连接五市八县的高速走廊即将开建,成都与川东北地区间的交通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8月20日,南江至三台(中江)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招标开评标工作在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结束。评标委员会评审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7家企业组成的联合体。
这条规划中的高速公路全长约271公里,总投资估算达487亿元,串联巴中、广元、南充、绵阳、德阳5市8县(市),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2022—2035年)》中44条联络线高速公路之一。


01 项目概况:271公里交通大动脉
南江至三台(中江)高速公路起于巴中市南江县,接G85银昆高速公路,经广元市旺苍县、苍溪县,南充市阆中市、南部县。
随后,线路延伸至绵阳市盐亭县、三台县,最终止于德阳市中江县,接G8516成巴高速公路。
项目主线全长约270.6公里,同时还将建设38.9公里的连接线。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但不同路段设计速度有所不同。
从起点至G75兰海高速阆中枢纽段,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而阆中枢纽至终点段的设计速度则为100公里/小时。

02 工程难点:桥隧比例近半
这条高速公路的投资总额高达487.23亿元,巨大的投资规模反映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与难度。
根据招标公告,该项目的桥隧比例高达49.659%,意味着近一半路线将由桥梁和隧道组成。
这样的工程特点直接影响了项目总投入,平均每公里投资额约1.9亿元。
项目被《四川省收费公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分类标准(暂行)》界定为“投资规模大、建设难度高”的收费公路类别。

03 战略意义:成巴高速复线功能
南江至三台(中江)高速公路被定位为成都至巴中高速公路的复线,将有效缓解现有成巴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成都平原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互联互通水平,对服务支撑四川省“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交通大动脉将密实北向对外通道,促进革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助力北翼振兴发展,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布局。

04 建设模式:BOT模式实施
该项目采用特许经营模式中的“建设—运营—移交”(BOT)方式实施。
招标人为广元、巴中、南充、绵阳、德阳五市人民政府,项目实施机构为广元市交通运输局。
根据招标公告,项目建设期预计为3年,收费期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30年法定期限。
项目公司资本金应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且应全额来源于中标投资人。

05 投资团队:七企联合共建
第一中标候选人四川蜀道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汇集了七家实力建筑企业。
联合体成员包括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这种强强联合的模式,整合了省内外优质资源,为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条串联五市的高速公路,不仅会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更将打破地形制约,让49.659%的桥隧比转化为平原通途。
项目建成后,川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从光雾山国家5A级景区到阆中古城——将经由这条动脉与成都平原经济区更紧密相连。
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交通格局正待重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川东北新动脉:南江至三台高速完成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