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最新人事地震:孟晚舟上位,任正非的“不可能”被打脸了吗?
如果你是一家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你的女儿刚从国外的牢狱之灾中归来,整个公司上下都在期待你会如何安排她。你会怎么做?直接让她接班?还是刻意回避?任正非选择了第三条路。
就在前几天,华为内部一纸任命书让所有人都愣住了——孟晚舟,这位刚刚经历过1028天软禁的CFO,突然被宣布将在2025年10月起担任轮值董事长。
她不可能成为接班人。
这是任正非两年前对着镜头说的原话。当时所有媒体都在猜测,这位78岁的老人会不会把权杖交给自己的女儿。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犹豫。
可现在呢?打脸来得太快了吗?其实不是。如果你仔细看这份任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细节——轮值两个字。
这不是什么终身制的接班,而是华为那套让外人看不懂的“轮流坐庄”制度。每半年换一次,孟晚舟只是其中一个。
但就是这个“只是其中一个”,背后藏着任正非的深谋远虑。
还记得孟晚舟是怎么进华为的吗?1993年,她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直接被扔到了前台接电话。没错,就是那种“您好,华为公司”的前台。
任正非对自己女儿的“关照”,就是让她从最底层做起。接下来的故事更有意思。她干过会计,跑过国际业务,最狠的是,她一手重建了华为的全球财务体系。
当美国的制裁像暴风雨一样袭来时,是她带着团队搞出了非美元结算系统,硬是让华为在2024年的现金流增长了25%。这还不是最传奇的部分。
2018年12月1日,温哥华机场。孟晚舟刚下飞机就被加拿大警方带走。接下来的1028天,她戴着电子脚镣,被软禁在自己的房子里。
每天出门都有人跟着,晚上11点必须回家。我可以选择认罪,马上回国。 她后来说。但她没有。
为什么?因为认罪就等于承认华为有罪。这不仅是她个人的事,更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名誉。所以她选择了硬扛,用法律和外交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争取。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场持久战时,转机来了。2021年9月,她终于踏上了回国的飞机。深圳宝安机场,红地毯,鲜花,还有上千名自发赶来的华为员工。
那一刻,她不再只是任正非的女儿,而是华为精神的象征。所以当任正非说“她不可能成为接班人”时,他其实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他要让所有人看到,在华为,血缘关系不是通行证,能力才是。孟晚舟必须像其他人一样,一步一步证明自己。
而现在,时机到了。2025年,华为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芯片还在被封锁,鸿蒙系统需要推广,汽车业务正在烧钱,6G和AI的投入更是无底洞。
这时候,你需要的不是一个会喊口号的领导,而是一个真正懂财务、懂风险、还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孟晚舟,刚好就是这样的人。但别误会,这不是什么家族企业的权力交接。
轮值制度的妙处就在于,没有人能一手遮天。孟晚舟要和徐直军、胡厚昆一起轮流“执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也都有自己的局限。这或许就是任正非的高明之处。
他用一套制度,既给了女儿证明自己的机会,又避免了外界的质疑。更重要的是,他让华为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最合适的人。
所以,当初的“不可能”被打脸了吗?恰恰相反。这可能是任正非下过的最精妙的一步棋。他用时间和考验,把一个“不可能”变成了“理所应当”。
只是不知道,当孟晚舟坐在轮值董事长的位置上时,她会想起什么?是温哥华那1028个难眠的夜晚,还是32年前在前台接电话的自己?
你对此怎么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