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省吃俭用,只图留下钱财给后辈,何苦呢。
如果你认真想象一下,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天,望着那本存折,却回忆不起几次真正开心的用餐、一次穿着喜欢新衣的自信笑容,你会是平静还是遗憾?我曾在市场上见过这样一位老人。她每天清早背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袋,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外套,来买最便宜的蔬菜。卖菜的大姐耐心跟她说:“李婶儿,今天这西红柿新鲜,来两斤吧?”可她总挑个头最小、颜色还青的不合格品:“便宜点,不要好看,只要便宜。”
听说她年轻时也是这么省,一块钱也要掰成两半花。结婚几十年,不舍得和老伴去外面吃一次饭,不舍得给儿女们添新衣,自己更是穿了十多年的棉袄,秋去冬来都是那一身。
村里人都觉得她过得太抠门,劝她享享福,她只笑笑:“苦点没关系,咱将来不缺钱。”
时间飞快溜走,她的存款从一万变到两万,再到如今的三十万,像一座孤独攒出来的“高山”。可老伴早几年病重去世,家里仍旧只有她一人,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存折前把数字念几遍。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都会感到熟悉。我们生活中,有太多“李婶儿”一样的人。父母一生节俭,孩子出去打工寄钱,他们舍不得花,拼命存;白手起家的老板终于小有积蓄,还是吃最便宜的盒饭,不敢给自己买点好的东西,总怕下个月有什么变故。
想要安全感,没有错,好日子难得,更加懂得珍惜每一分辛苦赚来的钱。可是,当储蓄成为信仰,当心疼自己成为一种奢侈,人生还有多少温度和幸福可以体会?
其实,节俭是一种美德。中国自古推崇“勤俭持家”,我们都尊敬那些靠自己努力把日子过好的人。但倘若一味地节俭,让所有的美好被牺牲在数字增长的存簿里,它就悄悄变成了枷锁,把人紧紧困在慌张里。
我记得一位朋友曾说起自己的母亲。母亲年轻时穷怕了,有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吃,总想着“等以后再用”,“留着以后有急需”。结果到后来,柜子里放着陈年糕点早变质,衣柜里那些买回来舍不得穿的新衣,吊牌都落满灰尘。最可惜的是,那些原本属于母亲的人生乐趣,一点点慢慢流失在等待和舍不得之间。
那么,一生省吃俭用,最后留下二三十万,这样的人生到底有意义吗?
钱,其实是为生活服务的。如果努力工作省钱,只为未来过更好的日子,非常值得。但若这一切只是忍耐与牺牲,而收获的却是无休止的焦虑与遗憾,那它就变得有点让人心碎了。
试着给自己一点点松绑吧!哪怕这一天的伙食吃得稍微好一点,哪怕一年只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看起来微不足道,却能带来一种对自己善待的温柔。
节俭不是吝啬幸福,不是压抑快乐。看看你的家人,他们也希望你可以偶尔为自己点一次喜欢的菜,拍张笑容灿烂的照片,给自己买一份生日礼物,不因攒钱而错失与他们共同成长的美好时光。
人生总归是有限的,我们不过是在时光里寻找片刻的温暖。钱再多,也带不走爱和回忆。曾经看见有人写道:“宁愿活在花开的季节,也不要等到秋去冬来的萧瑟才后悔青春没有盛放过。”
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压力之下,学会善待自己,珍惜眼前。让金钱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工具,而不是牢牢握紧的唯一依靠。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发现,有意义的人生,是在热爱中懂得取舍、在珍惜里学会宽待自己。
有一天当你回首,会因那些勇敢为自己花钱、善待生活的小瞬间,闪耀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光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