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 12:00

渭南中学少年救跳桥女,不报姓名只亮校徽,背后藏着什么?

那天晚上七点半,渭南渭蒲大桥上,两个穿校服的初中生看见一个女人要跳桥,他们没多想,冲上去一个拉胳膊,一个抱腿,女人挣得厉害,他们就死死拽着,手都麻了,后来有个路人过来帮忙,他们才敢松点劲,临走前,他们把女人的电动车钥匙拿走了,怕她再寻短见。

这俩孩子救完人,谁问名字都不说,有人拍视频问他们叫啥,他们指了指校服左胸口,渭南中学,上大分,这话不是他们自己编的,是学校天天喊的,他们没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就觉得是渭南中学的,就该这么干,不像有些网红救人,非得报名字,喊着让大家点赞,这俩孩子连脸都没露全,就亮了个校徽。

学校知道这事以后,说要表扬他们,老师说这两个孩子平时学习不错,也常帮别人,渭南中学在当地挺有名,管得紧,成绩一直不错,上大分就是让大家使劲拼成绩、争面子,有人觉得这是教育有成效,孩子做好事不为出名,是学校平时带得对,也有人觉得,光因为成绩好才被当榜样,是不是有点偏,要是成绩差的孩子做了同样的事,会不会根本没人提。

那个被救的女人,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人说她为啥要跳桥,但看得出来她当时特别激动,差点又冲上去,现在全国心理热线的电话越来越多,青少年里有抑郁情绪的也不少,可一出这种新闻,大家只盯着救人的孩子,没人问那个差点跳下去的人后来咋样了,好像只要有人站出来救人,这事就算完了。

教育部去年发过文件,说生命教育得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学怎么应对危险,可很多学校还是老样子,搞个“最美学生”评选,贴张奖状就完事了,真正该练的危机处理和心理支持,没人认真去做,陕西今年九月开始试点“校园心理安全员”,渭南中学有没有参与,没人说得清。
那两个孩子救人的时候,一点不像是装的,没带工具,也没喊口号,就凭力气和直觉,他们不说话,只指着校徽,说明在学校里,我是谁比叫啥名更重要,这种认同不是一天两天攒出来的,是每天上课、排队、喊口号,一点一点堆出来的,你可以说这是集体教育的成果,也可以说,这不过是孩子对家的一种本能反应。

我们是不是总爱盯着那些孩子救人的事,一看到就感动,就点赞,就转发,可那个站在桥边哭着想跳下去的女人呢,她不需要掌声,她只是想有人问一句你咋了,社会总爱把问题打包成故事,讲完就完事了,可人心里的苦,不会因为一句上大分就没了。
那天晚上桥上的风挺大,两个孩子手都冻麻了,可还是没松手,他们不知道有人拍了照,也不知道事后会被人说个不停,他们只想着不能让那个人掉下去,至于后来别人怎么夸,他们大概也没放在心上,他们在乎的,是校徽上那几个字,那是他们的身份,也是他们的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渭南中学少年救跳桥女,不报姓名只亮校徽,背后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