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之后,“无人机航母”也传来好消息,入列时间基本确定
“全球第一艘无人机航母居然不是美国,是中国!”——10月1日,上海长兴岛,076“四川舰”工棚拆完,电磁弹射轨道裸在太阳下,年底就要拉出去试航。消息一出,国内军迷圈直接炸锅:这到底是两栖舰,还是轻型航母?我的疑问甩给大家:当无人机成批从甲板弹出去,未来海战还轮得到人类飞行员上场吗?“别光喊牛,先想想——无人机会不会把有人机饭碗直接砸烂?”
我蹲在船厂对面的堤岸,隔着铁丝网看“四川”号。263米的身板比隔壁075整整胖一圈,甲板干净得像刚擦过的篮球场,两条130米电磁轨道嵌在钢板里,远看像两条银拉链。工程师说,轨道能量可调,轻到几百公斤的侦察无人机,重到11吨的歼-35,都能一脚“踹”上天。我第一次听“踹”字用在飞机上,画面感太强——飞机没响,轨道先“嘭”一下,无人机嗖地没了影,旁边海鸥吓得集体掉头。
有人笑:这不就是大号“航模船”?我摇头。去年珠海航展,攻击-11翼展14米,肚子里塞两枚精确制导炸弹,飞1500公里不带喘气。现在把20架攻击-11塞进“四川”号机库,等于把30个导弹发射架搬到别人家门口,还能回收、补弹、再飞,成本只有有人机的三分之一。更狠的是,舰上双舰岛把航海、航空指挥分开,一边开船,一边调度蜂群,互不打扰,效率直接翻倍。过去登陆需要航母抢空优、登陆舰送坦克、驱逐舰打导弹,现在一条076全包圆,时间从“天”缩成“小时”。
我老家在四川泸州,舰名一出,老乡群里沸腾:“我们内陆省份也能冠名大舰?”我解释:命名跟钱没关系,跟贡献有关。汶川地震,四川接收伤员最多;抗疫物资,四川卡车第一时间进武汉。国家把“四川”两个字钉在5万吨钢铁上,是记情。那一刻,我突然理解“舰”不只是武器,它是漂在海上的省名,是老乡们能摸得到的远方安全感。
当然,问题也扎手。076块头大,自身雷达反射面积不小,单舰出门容易被盯。电磁弹射吃电量,一旦综合电力系统故障,飞机直接“趴窝”。再便宜的无人机,被击落也是钱,蜂群打光,舰就成了大靶子。我采访过一位退役驱逐舰长,他说:“新舰不是万能钥匙,是新车,得配好司机、好路、好加油站。”翻译过来:护卫舰、补给舰、数据链、卫星,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再炫的技术,也只是海上烟花。
我把镜头拉远:当“四川”号明年正式穿台海,对面看到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套新打法——无人蜂群先冲,打掉雷达;有人机随后,压制防空;气垫艇趁乱上岸,坦克直接冲滩。过去需要三艘航母、几十架战机才能啃下的登陆课,现在一条两栖舰就能交卷。这套打法写进教材,世界海军作业本都得改页。
最后甩一句:无人机上舰不是科幻,是正在刷漆的现实。076把“登陆舰”三个字撕掉一半,写成“无人机航母”贴上去。未来海战,谁先让飞行员下班,谁就先把胜利写进日程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