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08:51

中国抛售3800亿美债,美国这回果真扛不住了,对华连退三步!特朗普着急访华,不简单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在2025年7月,中国再次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大幅减持257亿美元,创下近十年的新低。这一举动震动了全球金融市场,也让华盛顿的决策者陷入了深刻的反思。中国通过减持美债的方式,给美国政府和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国这3800亿人民币的“抛售之举”,似乎已经从一个金融策略变成了一场政治博弈。美国政府甚至面临关门的风险,而特朗普则在中国的压力下,做出了历史性的“连退三步”决策。


中国自2022年起便进入了美债减持的轨道。到2025年,减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73亿美元,其中仅7月便减持257亿美元。相比于2022年和2023年仅数百亿美元的减持,2025年的大幅度抛售无疑释放了强烈的信号。
中国的减持原因,首先与美国的财政状况密切相关。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大规模减税、增支政策,以及美联储的货币宽松,导致美国债务飙升至惊人的37万亿美元。这种背离正常财政运作的政策,不仅让美国的债务负担加重,更使美元的信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作为美国最大债主之一,显然意识到,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持续扩张,给全球经济和美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与其继续持有美债,等着美元遭遇贬值风险,不如通过减持美债,分散自己的外汇储备风险。
另外,美元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开始动摇。美国持续的高关税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尤其是特朗普政府推进“对华脱钩”战略,使得中国的金融政策发生了明显调整。中国不仅增持黄金储备,还加速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对单一美元资产的依赖。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已连续十个月增长,黄金被视为避险资产,能有效规避美元波动带来的风险。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在美债市场的减持显得如此果断而迅速。


中国的减持美债显然没有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其背后蕴藏的政治信号更具深远意义。特朗普政府没有预料到,中国会在短短数个月内减持如此巨额的美债,这一举动无疑给美国的金融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第一退:急于访华
特朗普在2025年夏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突然决定将访华提上日程。此前,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年的政策中,基本将中国视作对手,并在外交、经济层面进行孤立。然而,随着中国减持美债,特朗普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强硬政策已无法解决美国当前的困境。美债问题、贸易战以及全球经济竞争让美国深感困扰,于是特朗普主动寻求与中国恢复对话。他在电话中明确表达了加强两国合作的愿望,试图为美中关系带来转机。
第二退:暂停对台军援
为了推动与中国的贸易协议,特朗普政府决定暂停一项重要的对台军援计划。该计划涉及超过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包括大量的弹药和无人机等关键性武器装备,这些武器将大大增强台湾地区对抗解放军的能力。特朗普此举,显然是想通过让步展现出美国对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敏感度,为未来的贸易协议谈判铺路。这一动作不仅仅是为了缓解两岸关系紧张,更是特朗普在全球战略博弈中为寻求与中国达成“共识”所做的姿态调整。
第三退:派出代表团访华
接下来,美国国会众议员代表团访华的消息进一步证明了美国在对华政策上的“退步”。由亚当·史密斯领导的美国国会代表团,明确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的交流,并表示两国应该定期举行对话。这一举措表明,连美国国会的主流政治力量也开始认识到,孤立中国、对抗中国的策略已经行不通。通过对话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升级,成为了美国的一条“务实”选择。
中国的减持举动,正是美国经济长期存在隐患的“警钟”。美国的庞大债务、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让美债市场充满了风险。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早已意识到美债风险并进行调整,尤其是在美国加剧对华经济制裁、加大关税力度的背景下,减持美债的举动可以说是一种“警告”。


特朗普在面对中国减持美债的背景下,做出了三连退的战略调整。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反映出,美国在全球金融与政治博弈中的焦虑与无奈。中国的减持,不仅仅是一项经济策略,更是一场对美国的“战略压迫”。中国通过逐步减持美债,成功传递出“债主”的姿态,而美国的政府关门问题也正好折射出美国在财政和债务问题上的巨大困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抛售3800亿美债,美国这回果真扛不住了,对华连退三步!特朗普着急访华,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