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秋遇上国庆 内蒙古“双节”假期最新天气预报来喽~
“好不容易等到八天长假,却怕被天气‘放鸽子’。”这是许多上班族和退休朋友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其实,怕的不是冷,是临出发才发现准备不足;怕的也不是风,而是到了景区才知道路被封。今天这篇内蒙古“双节”天气说明书,就为你把风险拆开说透,让假期更稳当。
10 月 2—4 日、4—6 日,冷空气排队报到,气温每次都要跳水 6℃ 以上,部分地区甚至 10℃+。阵风 7—9 级,带着沙尘、雨夹雪一起上场。
1。 10 月 1 日|多云+分散小雨,风 4—6 级,适合在市区走亲访友。
2。 10 月 2—3 日|第一波降温,昼夜温差大,可考虑室内温泉。
3。 10 月 4 日|中雨或雨夹雪,想拍“秋雪牧归”的摄友要提前包车。
4。 10 月 5—6 日|全区雨夹雪,路滑不建议夜间长途。
5。 10 月 7—8 日|天气短暂回稳,东北角仍有小雪,追红叶记得防滑鞋。
一天内可能经历晴—雨—雪—沙,最考验的是途中的 200 公里。
雨后路面结薄冰,车速别贪快。
沙尘遇雪,能见度明显下降,远光灯效果更差。
1—5 日东北部率先上霜;6—8 日全区霜冻大合唱。早晚温差 15℃ 不稀奇。
腰椎不好的叔叔阿姨,多带一条护腰。
翻山看日出的小年轻,羽绒服要在包里占位置。
呼伦贝尔、大青山、贺兰山等地,草已枯干,风又凶猛。
“风一吹,草就成火绳。”
烧烤、野火锅、孔明灯统统别点。景区临时封闭,不是卖关子,而是“堵风险”。
1。 上班族
机酒可订在 3—4 日中午抵达,避开首轮大风。
厚外套+薄风衣,随时叠穿。
高血压、心脏病请避开 4—6 日的大风日。
坐观光车比爬山稳当,风景一样少不了。
小朋友可能第一次见雪,备两双袜子随时换。
行程控制在 200 公里圈内,别硬赶。
“冷归冷,该看的景还在。”
金黄草甸撞上首场雪,是内蒙古一年一次的限定色。装备到位,坏天气反而是好风景的开关。
1。 一件能够快干的内层
2。 一件防风的外层
3。 一个能装下保温杯的小背包
有了它们,你就能在草原上自由切换“赏秋”和“躲风”。
气象 App 不是万能,关注内蒙古气象台滚动更新。
冷空气过境后 24 小时是路面结冰高发段,高速服务区停一停更安全。
从城市带过去的水果、坚果不要随手丢在草原,动物吃了容易闹肚子。
1。 温差大——别只带一件厚衣服,最好层层叠穿。
2。 风力大——遮脸护眼,沙尘天口罩不嫌多。
3。 火险高——不带火种就是最大的保险。
把草原穿越换成城市博物馆半日游。
把夜宿帐篷换成临近县城的快捷酒店。
把无人区拍摄换成公路边观景台打卡。
你会发现,体验和安全并不冲突。
2—3 日的跌温但风小,可挑较南的包头、鄂尔多斯。
7—8 日气温回升,向东北部走,有机会踩到初雪。
假期的意义,从来不是“天气完美才出门”,而是“知道有风雪,依旧把旅程过得像样”。
收下这份说明书,准备好 Plan A 和 Plan B,等站台上的北风真吹来,我们仍能笑着出发。祝旅途平安,收获满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