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4:58

大团圆来了!王晓举生母跪谢养母让大家破防,两个孙子有三个奶奶

“妈,您坐中间,今天咱不抢。



一句话,把直播间 80 万人看哭。
镜头里,两个老太太互相推让沙发 C位,左边是十月怀胎、路边摊洗盘子攒下生路的白妈妈;右边是三十年如一日把娃当亲孙、卖地供读书的养母。
王晓举就蹲在旁边,一手拽一个,笑得像个刚偷到糖的孩子。
网友刷屏:原来“亲妈”“养妈”可以同时喊,不犯法。
可没人知道,这声“妈”背后,是 2023 年 9 月一张 92 万的购房合同。
王晓举悄悄在四川同一个小区买下 7楼的小三房,写的是生母的名字,钥匙交到她手里只有一句:“离电梯近,您腿疼少走两步。


白妈妈没住进去,先问:“那她(养母)会不会觉得我要抢?

王晓举答得滑头:“您不住,她才真多想。

于是现在一周三天儿子家,四天自己窝,跳广场舞不用看天色,随时拎包回“女儿国”——这是白妈妈给新房起的名。
生意人算盘打得精,感情账却算得憨。
媒体报道后,王晓举的建材小店线上订单暴涨300%,客服问“能不能便宜”,他直接甩链接:“买不买都行,帮我转发寻亲群就行。


8 月账上多出来的第一笔大钱,他没换车,先拿去公证处。
公证书上白纸黑字:生母、养母共同监护,仨老人互为紧急联系人,银行一起留指纹。
司法局的小姑娘盖章时手抖:“干了十年,第一次见俩妈一起按手印。

更“离谱”的是,他还顺手设了个“家庭互助基金”,每月固定打 2万进去,谁住院谁领,剩下的年底给仨老太太报团旅游。
网友笑:原来“养老内卷”可以这么卷。

学校那边也凑热闹。
俩儿子 9月转学,班主任第一周没上语文课,先开“我有几个奶奶”主题班会。
老大回家说:“同学羡慕疯了,说一个奶奶给买辣条,一个奶奶给包饺子,另一个奶奶偷偷塞零花钱,跟打怪升级似的。

王晓举媳妇的短视频账号更野,名字就叫“三个婆婆一台戏”。
最新一条是养母教生母用洗衣机,生母把一整瓶洗衣液倒进去,泡沫冲到楼道,养母边拖边笑:“亲家,你这是洗衣服还是洗邻居?


评论区 10 万赞:原来“婆媳关系”也能做成喜剧。
当地妇联嗅到流量,干脆把这一家人打包送去评“全国文明家庭”。
领奖那天,记者追问秘诀,王晓举憋半天憋出一句:“把‘但是’换成‘而且’——她是我亲妈,而且她也是我妈,就这么简单。

现在社区每周五固定“三妈茶话会”,居委会提供瓜子,王晓举负责搬桌子。
来听故事的大爷大妈排成长队,有人问:“要是俩老太太闹别扭咋办?


白妈妈抢答:“那就一起骂他(王晓举),出完气我们就和好了。

最新消息,政府正拿他家当模板,写《寻亲成功家庭后续帮扶工作指南》,预计明年发全国。
草案里有一条特别醒目:建议设立“缓冲房”——同一小区不同户型,给生父母与养父母留500 米“想对方了就串门”的距离。
知情人透露,这条是王晓举连夜手写塞给起草组的,原话是:“远香近臭是屁话,真香是饺子出锅三分钟就能端到桌。

故事讲到这儿,有人酸:“还不是有钱了才圆满。


王晓举在直播间看到,没回怼,第二天直接上链接——
不是地板砖,是一沓空白协议,标题写着“家庭互助基金模板”,免费下载。
配文只有一句:钱买不来妈,但能买来让妈少流一滴泪的底气。
屏幕又刷疯了。
这一回,没人刷“羡慕”,全在刷“学到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团圆来了!王晓举生母跪谢养母让大家破防,两个孙子有三个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