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08:08

33年寻亲路:四川千万老板找到云南生母,一句“妈妈哭碎33年牵挂


在四川做瓷砖生意的王晓举,如今是身家千万的老板,可他心里藏着个33年的疙瘩——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直到2025年夏天,一通警方的电话,终于帮他补上了人生拼图里最缺的一块。


1. 小时候的“野孩子”,藏着身世的谜王晓举的童年是在河南农村过的,养父母靠种地谋生,家里条件不好。八九岁时,村里孩子总骂他“野孩子”,他跑去问养母,见养母红了眼眶,他就懂了自己不是亲生的。
虽说养父母和奶奶待他极好——生病时养母蹬三轮车带他去镇上看病,奶奶总在门口等他回家,但“我从哪儿来”这个问题,一直埋在他心里。
12岁那年,为了让家里日子好过点,王晓举辍学打工。先是在饭店从早忙到晚洗碗配菜,后来去河北收废品、到山西扛水泥,双手磨出血也不喊苦。
婚后跟着妻子回四川创业,住过没水没电的装修房,自己扛100多斤的瓷砖,被人骗走十几万货款也没垮。凭着能吃苦、心态好,他的瓷砖店开遍四川,成了千万老板。可越成功,他越想找亲生父母:“万一他们过得不好,我得帮一把。”
2. 生母的33年:丢了孩子,却没丢希望王晓举的亲生母亲叫王宁春,在云南巧家县靠收废品生活。33年前,她怀着王晓举时丈夫就去世了,亲戚劝她打掉孩子,她偏要生下来,取名“易飞”,想带孩子离开伤心地。孩子才一个多月大,她打工时遇到个老太说帮着看孩子,结果老太带着孩子消失了。

王宁春疯了一样找孩子,徒步一天一夜去“岭南”打听,甚至想跳金沙江,可一想到孩子还没找到,又咬牙撑了下来。
后来她改嫁生了四个孩子,丈夫出轨后,她一个人把孩子拉扯大。这33年里,她从不敢离开巧家县,怕孩子回来找不到家;梦里总梦见婴儿时的王晓举,蜷着小手睡觉;她总跟自己说:“我儿肯定有出息,一定能找到。
三四年前,大女儿带她去采了血,可一直没消息,直到2025年夏天,警方突然打电话说孩子找到了,她第一反应还以为是诈骗。
3. 一通电话哭崩,两边家人都暖心2025年7月的一个凌晨,王晓举接到警方电话:“你妈找到了,别去云南了!”他手都抖了,看到警方发的生母照片,一眼就认出来:“这就是我妈,跟我长得太像了!”可王宁春接到电话时,以为是骗子挂了,直到亲戚证实,她看着手机里王晓举的脸,当场哭了出来。

第一次视频通话,王晓举原本想装坚强,可喊了两声“妈妈”就泪崩,王宁春也在那头哭到说不出话。
之后俩人天天发语音、看视频,王宁春每天等不到儿子消息就睡不着,王晓举忙忘了通话,也会发视频解释。但王晓举不敢提过去的苦,怕妈妈伤心;王宁春也不敢多问,怕勾起儿子的委屈。
王晓举最担心的是养父母的态度,他怕养父母觉得自己“找着亲妈就忘了养育恩”。
他特意带养父母出去玩了几天,鼓足勇气说“我找到亲妈了”,没想到养母特别平静:“真好,以后多个人爱你了。”养母还告诉他,当年他被送到家时才四斤二两,又黑又瘦还发烧,大家都怕养不活,可养父母不忍心,还是把他留下了。
4. 重逢:33双鞋垫,33个红包,还有一辈子的陪伴2025年9月20日,王晓举和妻子开车从四川到云南巧家县。见到王宁春的那一刻,王宁春激动得瘫倒在地,王晓举赶紧跪下抱住她:“妈,我来晚了,让你受苦了!”俩人抱着哭了好久,回家吃的第一顿饭是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王宁春早早就给儿子准备了33双亲手缝的鞋垫,还拆了自己戴多年的貔貅手串,用两颗金珠给王晓举串了新手链:“以后咱们一家人手牵手,再也不分开。
王晓举也没让妈妈失望,在成都给她买了房,准备了银行卡,还包了33个红包,弥补错过的33个生日。
认亲后,王晓举第一时间带妈妈去成都体检——王宁春有糖尿病、高血压,眼睛因为总哭得了干眼症,一天要吃十几颗药。他让妈妈辞了收废品的工作,跟自己住:“前半生你吃了太多苦,后半生我给你加糖。

5. 三个家都是根,他要当“宝字盖”护着所有人现在的王晓举,有了三个“家”:河南的养父母家,是他长大的地方;四川的小家,有妻子和孩子;云南的生母家,有血脉相连的亲人。他说:“就像两桶水,得端平。”
他打算把生母留在身边,以后把云南的弟弟妹妹也接到成都,帮他们成家立业;对河南的养父母,他更孝顺了,以前偶尔拌嘴,现在连重话都舍不得说;他还想带生母去苏州(他和妻子相识的地方)、北京(他打拼过的地方)旅游,把“易飞”这个名字注册成商标,甚至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短剧,让更多人知道母爱的伟大。
王晓举说:“家就是‘宝字盖’,我就是那个盖,底下的家人,我都得护好。”33年的分离有多苦,现在的团圆就有多甜,往后的日子,他要把两边的家人都拢在身边,再也不分开。
大家对这件认亲怎么看?
免责声明:信息和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3年寻亲路:四川千万老板找到云南生母,一句“妈妈哭碎33年牵挂